南京无想山,又称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南京市溧水区中部,是近年来溧水区政府重点打造的城市中央公园。无想山为溧水中部诸多山体的总称,总面积为62平方公里,包括无想山、杜城山、百虎山、毛家山、秋湖山、马鞍山、平安山、平山头等十多个山头,以及无想山景区、秋湖林场、傅家边生态科技园等。其中无想山景区北至南外环,东至才子路,南至毛家山、顶公山,西至无想湖,核心面积约3平方公里。
无想山地处溧水城南,由无想山大道,省道246、341、204围合。它东临东庐山秦淮河源头,南连溧水全域旅游核心区——国际健康产业示范基地,距离宁宣高速天生桥入口、宁杭高速溧水东入口、宁杭高铁站车程为10分钟,距禄口机场22公里,距离南京港60公里,宁溧城际S7线终点站即为无想山站。2小时车程范围内可以辐射南京都市圈、苏锡常、宁杭经济带,以及安徽省芜湖、宣城、马鞍山等城市。
无想山群山连绵、湖泊众多,山、林、湖、田、村资源组合优势明显,景色秀丽优美,宛如人间仙境。这里主要有松林、毛竹林、湖塘水体等大尺度景观等,实为南京地区极佳的寻古问幽、度假休闲、户外运动胜地。
无想山森林面积近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6%,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2015年1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也是南京市第五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017年12月被江苏省旅游局评定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这里植物种类丰富,有121科378属557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植物3种,Ⅱ级保护植物4种,珍稀保护植物22种。其中木本植物有68科357种,主要为火炬松、湿地松、黑松、榉树、乌桕、梧桐、枫香、麻栎等大量本地植物资源。
无想山动物资源也十分多样,有野生动物29目90科328种,其中包括娃娃鱼、豪猪、獐、野山羊、野鸡、野兔、狗獾等脊椎动物238种,野生鸟类如夜鹭、松雀鹰等有61种,其中Ⅰ级野生动物1种,Ⅱ级野生动物7种。近年来更是发现了被誉为“鸟中美女”的珍稀鸟类——仙八色鸫,据专家称该鸟在全球数量已不足1万只。
大量的动植物资源赋予无想山良好的生态居住环境。据监测,无想山二氧化硫日均值为0.003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日均值为0.012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为0.03毫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常年保持一级标准,噪音污染昼夜在34—45db(A),达国家Ⅰ类标准,具有“南京后花园”和“溧水天然氧吧”之称。
无想山乃溧水第一胜境也!此地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青松翠竹,四时俱备。丛山复湖,气象潇洒。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有瑞鸟相鸣,嘤嘤成韵。春日草木蔓发、繁花争艳;夏时山林为盖,蝉歌阵阵;秋天层林尽染,云从栋生;冬日白雪皑皑,山水幽邃。古往今来,引得韩熙载、周邦彦、陶安、林古度、周亮工、袁枚等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探古寻幽、吟诗作赋。
无想之寺溧水城南,山峦起伏,群峰耸翠。无想山脚,一座宏伟壮丽的毗卢殿拔地而起,周围九座山峰环绕,犹如一朵莲花,这边是被誉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古无想寺。六朝时,便有寺庙建于杜城山麓。杜城山因唐初大将杜伏威屯兵而得名,其南不远即为古无想寺。
关于“无想寺”这一地名的出现,最早文献应当见《全唐诗》。《全唐诗》卷之七百三十八中录有南唐政治家、文学家韩熙载当年隐居溧水无想寺的一首诗——《溧水无相寺赠僧》。诗名中“无相寺”实为“无想寺”之讹,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记录溧水“无想寺”这一地名的文史资料。
而真正让无想寺闻名天下的当为北宋诗词大家周邦彦。北宋元祐八年(1093)二月,周邦彦任职溧水知县,任职间写下了著名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此诗是周邦彦高水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当今《大学语文》的必选篇目。
宋代以后的几本溧水地方志中对无想山及无想寺又有如下记载:
元《至正金陵新志》卷之十一:“禅寂寺,本无想院,在溧水州南十八里,六朝寺基。县志:在州南二十五里,南唐重建。治平中改今额,宝祐三年,请为十方禅院。有南唐韩熙载读书台。”
元《至正金陵新志》卷之五:“无想山,在州南十八里,有禅寂院,院有韩熙载读书堂。”
明《万历溧水县志》卷之四:“无想山,南一十八里,上有无想寺及南唐韩熙载读书台址,石观音、古柏。山顶有池,蓄水可溉。嘉靖间知县襄阳王从善因岩下凿泉成瀑,构亭其下,名凤泉亭。旁绕松竹甚幽,今皆废。知县王弼有诗。”
明《万历溧水县志》卷之五:“无想寺,南十八里,有石观音阁及唐时古柏,又有南唐韩熙载读书台址。”
清《顺治溧水县志》卷三:“无想寺,邑南十八里,即杜城山麓。寺未审创于何时,相传唐武德时重建无想禅院,历五代废。宋咸淳间,有僧道甄复兴大刹,寺僧近千人。邑人赵参政请于朝,改赐名‘禅寂禅寺’。寺门外有唐时古柏二株。有石观音像,宋时掘土所得,万历间,县令徐必达命造小阁供之。寺后又有招云亭,元时建,今废。谢瑛有记,见《艺文》。有凤泉亭,嘉靖间县令王从善建,今亦废。唯观音岩石凿有“凤泉”二字,尚可摩藓读也。寺西有南唐韩熙载读书台,今亦废。又有环翠阁,周丛茂竹,绕叠古松,今止存其址。寺颇为游览之胜,多名人题咏,具载后。甄公藏骨有塔,邑人向太林为之志。寺后有百步石梯,僧弘定凿。寺左有白莲池,顺治十年僧崇全凿。”
清《乾隆溧水县志》卷八:“无想寺,邑南十八里。即杜城山麓。未审创于何时。相传唐武德时重建无想禅院,历五代废。宋咸淳间,僧道甄复兴大刹。邑人赵参政请于朝,改赐名禅寂禅寺。寺门外有唐时古柏二株。有石观音像,宋时掘土所得。明万历间县令徐必达命造小阁供之。寺西有南唐韩熙载读书台。今废。寺后有招云亭,元时建。有凤泉亭,嘉靖间县令王从善建,今亦废。惟观音岩石凿凤泉二字尚存。又有环翠阁,颇为游览之胜,多名人题咏,今止存其址。甄公藏骨有塔,邑人向太林为之志。寺后有百步石梯,僧宏定凿。白莲池,顺治十年僧崇全凿。”
清《光绪溧水县志》卷二十:“无想寺,邑南十八里。即杜城山麓。未详创于何时。相传唐武德时重建无想禅院,历五代废。宋咸淳间,僧道甄复兴大刹。邑人赵参政请于朝,改赐名禅寂禅寺。寺门外有唐时古柏二株。有石观音像,宋时掘土所得。明万历间县令徐必达命造小阁供之。寺西有南唐韩熙载读书台。今俱废。寺后有招云亭,元时建。有凤泉亭,嘉靖间县令王从善建,今亦废。惟观音岩石凿凤泉二字尚存。又有环翠阁颇为游览之胜,多名人题咏,今止存其址。甄公藏骨塔,邑人向太林为之志。寺后有百步石梯,僧宏定凿。白莲池,顺治十年僧崇全凿。”
1995年底,溧水县决定移址重建无想寺。时有僧人沁春。
1996年3月,无想寺大雄宝殿正式动工。至年底峻工。
1998年4月24日,举行无想寺大雄宝殿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寺名正式称为无想禅寺。也即是当地民众常说的无想寺下院;而无想寺原址也被称为无想寺上院,因其历史久远、古韵悠长,周围群众更乐意称其为古无想寺。
无想之名“山名无想寺因之,寺抱山中境实奇。”这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顺治溧水县志》的纂修者林古度《游无想寺》的诗句,它也点明了无想山的得名缘由是山中的古无想寺:山以寺名。
据传,《韩熙载夜宴图》(中国十大名画之一)的主角、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政治家韩熙载因仕途不顺,遂寄情山水,交游寺僧。某次来溧水游玩,在洪蓝埠见一山风景绮丽,便在山中置地筑台,隐居读书。隐居期间,韩熙载联想到佛家的“无我思想”,直抒胸臆,就将此山命名为“无想山”,古寺也因之易名“无想寺”。此种说法给无想山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但从流传下来的溧水几本古代县志中,却没有找到此种说法的证据。相反,古县志却均有记载无想寺在宋代曾更名禅寂寺一说;皆曰:“宋咸淳间,有僧道甄复兴大刹,寺僧近千人。邑人赵参政请于朝,改赐名禅寂禅寺”。
据溧水敬爱堂《赵氏宗谱》记载,明魏资敬著的《虞衡公传》中也提到了此事:“公讳绣三,行三,号虞衡。以果名斋。生平博学力行,精邃于《易》。端平间,淮东制置大使赵葵公经略健康,驻杜城山中,公谓祖墓在焉,其侧有庵,请葵题于朝,赐名禅寂寺”。
淮东制置大使赵葵曾驻军杜城山中,此事旧县志不载。而敬爱堂赵氏在南宋时期请淮东制置大使赵葵请于朝,赐寺名为禅寂寺,大大丰富了古无想寺的历史记载。
在元代,古无想寺也曾更名为十方禅院。但明、清时期,人们依旧习惯称之为无想寺,而无想山的山名也一直称呼至今,并且成为了溧水城南众多山头的统称。
原溧水县文化局局长、文史专家吴大林在其《溧水寺观资料》一书中考证:“无想寺,其名无想,是佛教语言。佛经中有一部《大云无想经》,由后秦人竺佛念翻译。敦煌北朝写本《大云无想经》曾被罗振玉收藏。罗振玉因此将其书库命名为‘大云书库’。无想寺之名可能与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