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无想山首页 > 正文
【品读无想·为你读诗】读《从山后倒入无想寺与僧惺悟 》看周亮工与僧人对语悲与欢
从山后倒入无想寺与僧惺悟
清·周亮工
阴森栝柏疑无路,到听钟鸣有佛场。
欲踏高岩看石臼,休扪古碣话齐梁。
敝庐响滴千山雨,破衲新缝九月霜。
莫指寒花留客宿,暮云哀壑易心伤。

阴凉森冷的栝柏林好像没有去路,直到听见钟声才知道有座佛寺。想登上高处的岩石看看石臼湖,不要摸古石碑说齐梁的事。山中的雨滴进破旧的房屋内发出很响的声音,僧人的布衣破旧不堪缝补一下来应对九月额寒霜。不要指着菊花给留宿的客人看了,傍晚的云和凄恻的沟壑容易让人心生哀伤。
全诗似乎流露着诗人浓浓的悲秋情节,但从诗的标题【醒悟】二字也能看出是通过和僧人交流明白知晓了一些与悲伤完全不一样的情绪。再仔细品读,大概是作者的悲伤遇上了僧人的豁达与欢愉吧!

让我们沉入这首诗
身临其境听听作者和僧人的对语
感受这番【醒悟】

 
我走在一片栝柏树林中,无边无际,周围都被这片森林包围了,看不到出去的路,我好像就被困于这深山中了。突然听到有钟鸣声,原来这里还有寺庙!

山中环境优美,有大片的栝柏林,鲜少有人能踏入这里,十分纯净自然,能在这样的山寺中修行,我感到十分惬意欢愉。

我再往高处走一走吧,看看石臼湖开阔一下心情,怎料这周围这么多齐梁时候的古碑!我还是不要碰了,免得忍不住把那些赏心的往事说出来了。

站在山的高处就能看到石臼湖,还有很多古碑在这里,名胜之处说的就是这里。

这寺庙的房屋也太破旧了,下雨都会滴进屋内,发出的声响有点惹人烦恼。僧人的日子一定很凄苦吧,布衣已经十分破旧,缝缝补补勉强御寒。

住在寺庙中还能听见山雨的淅沥声,衣裳何谓残破,日子又何谓凄苦,能在这山中享受清新的空气和曼妙的雨声,已是我之幸事。

老僧人你还是不要指着这些菊花让我看了,我看见这傍晚的云还有山壑更加容易悲伤了。

四时之景,各有精彩,秋日之菊亦是开得大气又美丽,丝毫不逊于春日之花。自然之物或喜或悲,全在于赏景之人的心态好坏啊~客人不必过于悲伤,换个角度亦能收获美好心情。
 

 

“伤春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特有的带有颓废色彩的情结,尤其是怀才不遇的文人士大夫,他们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不免要寓于他物以求自慰。

文人们常将四季比作人生,秋季也对应着人之中年,而看到那凋零的落叶,诗人们一方面感叹岁月不饶人,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一事无成所慨叹,难免产生悲秋的情绪。
 

 

可见,感慨悲叹的并不是秋日,而是自己。

 

初读周亮工的这首《从山后倒入无想寺与僧惺悟》,第一感受是一种悲凉的情调,然而当你见过无想山的四季景象,再读时,也许更能理解“惺悟”二字的背后含义。

春日之无想,鸟语花香、杨柳依依;

夏日之无想,树木葱茏、碧波荡漾;

秋日之无想,红杉林立、彼岸花盛;

冬日之无想,银装素裹、孕育新生;

四时之景,各有风采,何言春日胜秋朝?

幡然醒悟,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知足常乐。


 

无想之诗,常读常新,尤其看到山中美景,总会有新的心得感悟。

自然万物,四季更替,看似凋零之际却也是新生孕育之时,而“悲”与“欢”也不过是一念之间。看完周亮工与僧人的对话,你是否也有了自己的“惺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