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无想山首页 > 正文
【无想史迹】#叁 牧心谷
“不见心者,当牧心也”
牧,即治;牧心,苦心精心经营着一种思维、思想抑或一种心情。牧心的境界是一种为人处事的哲学,是人生态度的外延。勤修德以养心,勤学智以健脑。牧心者,天地从容。

绿色的森林给人一种清爽舒适的感觉,可以很好地调节长时间处于重压环境中人的情绪,安抚、调节人们疲惫的心,是理想的“牧心”场所。无想山牧心谷便是这样一处极为适合修身养性、滋养身心的地方!

牧心谷
位于无想湖路北端,原小周村(现已搬迁至城南新村)位置,占地面积约40亩;现建秋千、滑梯等儿童游玩设施,以及种植梨、苹果、粉黛乱子草等多种植物。此地蓝天白云,花香鸟鸣,有青山绿水,莺歌燕舞,是人们返璞归真,滋养身心的地方。

相传周邦彦游览无想山时访至小周村,认为此地风水颇佳,可供后人颐养生活;念及孔子“不见心者,当牧心也”典故,周邦彦将此谷名曰“牧心”。“牧”者,“养”也,心是需要滋养的;古人常把修行者比作牧人。

传说孔子与子路同游。见一失去双腿的残疾人在放风筝,孔子与子路前去望其形。子路施礼道:“先生,您是在放风筝吗?”老人回答说:“我不是在放风筝,我在牧心!”子路不解:“心在何处?”那人道:“在绳的那端!乘着它,我曾经到北海之滨和南海之涯。”

不远,又见一盲人在作画,孔子与子路前去观其画。子路施礼道:“您已经失去了光明,如何能分辨七彩?”盲人说:“我不是在作画,我在牧心!”子路不解:“心在何处?”那人答:“在画笔上!拿起笔,我就能感受到七彩的世界。”

又往前走,见一人在抚琴,孔子与子路向前听其乐。子路问道:“你的音乐好美妙啊!”旁边人道:“他是聋人。”子路用笔交谈:“你听不见声音,如何奏出五律?”那人写道:“我不是在抚琴,我在牧心!”子路不解:“心在何处?”那人答:“在琴弦上!动琴弦,我便听到了天籁之音。”

子路问孔子:“三位先生都说在牧心,可我怎么就看不见心在哪儿呢?”孔子叹曰:“那是因为我们的心还在牢笼中。不见心者,当牧心也!”

文章出自《无想寻踪》